资讯动态 | 您的当前位置:澳门24小时手机版 → 资讯动态 |
信心未改 “磁力”不减 前景可期 2022年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外资篇 |
信息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2年7月13日 浏览:740 次 |
外资,是观察一国经济的风向标。 今年以来,尽管受疫情反复延宕、乌克兰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吸取外资仍延续了去年两位数的增长。外国投资者深耕中国市场的背后,是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有的稳定预期,更是中国经济韧性、活力和潜力的生动写照。 延续增长态势 疫情不改外资企业深耕中国信心 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折合877.7亿美金,同比增长22.6%;截至5月底,我国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66.6万户,比上年底增长0.3%。 这份引资“成绩单”来之不易。 面对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的供应链堵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 商务部召开多场外资企业、外国商会座谈会,主动了解外资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同时发挥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协调帮助符合条件的龙头外资企业获取重点物资通行证,推动复工复产;中国贸促会5月20日正式设立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积极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上海启用重大外资项目线上服务系统;江苏建立稳外资稳外贸工作专班和外资补链延链强链专班…… 在华外资企业迎难而上,通过开展“双班制”封闭式生产、第一时间启动居家办公、开展无接触送货、推出线上客户服务等方式,努力战胜疫情带来的挑战。 中国美国商会6月底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58%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已恢复了部分或全部业务,供应链问题得到缓解,比5月份调查结果上涨了26个百分点。中国欧盟商会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仅有11%的受访者表示中国的防疫政策直接导致其决定缩减在华业务,大多数企业表示不做变动或认为此考虑为时尚早。 含金量足 全球供应链调整不改中国引资“磁吸力” 大项目稳、结构优、含金量足,是上半年我国吸引外资的亮点。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合同外资1亿美金以上大项目实到外资476.8亿美金,同比增长40.3%;从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2.8%、27.1%、21.4%。 上半年,有些跨国企业调整在华业务布局,引发澳门24小时手机版产业链转移的担忧。 “的确有像AMAZON企业宣布关闭中国区电子书业务、SAMSUNG企业减少在华员工数量等外资企业调整在华业务布局的情况,但这只是他们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作出的产能调整,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说。 商务部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认为,随着全球供应链加速调整,中国低成本、大批量等传统优势将趋于弱化,但巨大的市场空间、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将逐渐成为中国供应链竞争的新优势。 得益于新的竞争优势,跨国企业在华投资逐步从中低端加工制造业向高技术制造业拓展,从低技术、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转变,并更加重视全产业链布局。 今年5月,欧莱雅在中国成立新的投资企业——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企业,以便拥有更靠近市场、与市场建立紧密合作的能力。 “这是欧莱雅进入中国市场25年来首次在华成立投资企业,欧莱雅中国也是集团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设立投资企业的分企业。”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实行官费博瑞说,中国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都是集团最活跃的市场。 看好中国机遇 与中国市场互利共赢 仲夏时节,山东青岛,境内外47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参加第三届跨国企业领导人青岛峰会。 峰会期间,阿斯利康宣布在山东青岛投资建设生产供应基地并设立区域总部,成立以罕见病为主题的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创新园及产业基金。 阿斯利康加码在华投资,是跨国企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一大缩影。 在梁明看来,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提速,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开放机遇。“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围、服务业开放稳步提速、科技创新、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由此催生的数字、研发、服务、新能源等新产业,将为吸引外资提供巨大磁场。” 启动外商投资法执法检查,保障外资企业平等适用各项政策,切实享受国民待遇;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等重点地区;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加强常识产权保护,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给各国带来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大家在华运营已经超过100年。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参与者和市场开放的见证者,大家相信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市场的良好投资前景仍是吸引全球跨国企业的关键因素,大家也将在中国市场持续投入。”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企业上海分行行长余冰说。
|
【打印】 【关闭】 |